高空自走車地面承載力為什麼重要?工程現場必懂原因
高空自走車在升高作業時,所有重量都會集中在四個輪胎或支撐點上,而不是平均分布在整個平台。因此地面承載力是否足夠,是施工前的第一項安全考量。如果地面承載力不足,可能導致輪胎陷落、設備傾斜甚至發生側翻事故。無論是廠房、倉庫、商場還是戶外工地,評估地面承載力都是高空自走車作業中不可忽略的核心步驟。
目前各類型 高空自走車 從剪刀式到曲臂式,都具備不同重量與平台支撐方式,因此地面承載力計算方式也會隨之不同。了解設備重量、平台高度與輪胎接觸面積,是評估地面是否能安全支撐高空自走車的關鍵。
地面承載力如何計算?基本公式與實務做法
地面承載力簡單來說就是「地面能承受多少重量」。工程現場常用以下公式評估高空自走車是否能安全使用:
設備總重量 ÷ 輪胎接觸面積 = 每平方公分承重壓力
地面承載力必須大於高空自走車產生的壓力,才能安全操作。若承重壓力過高,輪胎會陷入瀝青地或壓裂水泥地,導致設備傾斜或無法移動,是高處作業的重大風險來源。
不同地面材質的承載力差異
高空自走車能否安全使用,與地面材質有很大關係。常見材質承載力如下:
• 水泥地(良好品質):承載力高,最適合施作
• 瀝青地:夏季高溫時容易軟化,須特別注意
• 金屬平台(夾層樓板):需確認樓板設計載重
• 戶外泥土地:不建議,容易陷落
• 磚地或舊地坪:需確認是否存在破裂或鬆脫
僅因地表看起來平整,不代表能安全承載高空自走車,實際承載力必須經過評估與測試。
施工前必做的地面承載力檢查項目
為了避免施工意外,工程團隊應在使用高空自走車前完成以下檢查:
• 目視地面有無破裂、鬆動或凹陷
• 測量地面厚度與材質
• 查詢場所設計載重(尤其是夾層樓)
• 與業主確認地面是否曾補土或鋪面
• 排除濕滑地面以避免打滑
只要其中一項不符合,高空自走車就不適合直接在該地操作。
如何提升地面承載力?工程常用改善方式
若地面承載力不足,有以下補強方式可安全使用高空自走車:
• 增加鋼板或木板分散輪胎壓力
• 避免在邊坡或排水蓋上方作業
• 重新鋪設穩固地坪
• 改使用更輕型的剪刀式高空自走車
分散壓力是最常見的作法,能有效降低地面陷落風險,提升整體作業安全。
高空自走車使用地面承載力不足的常見危險
若忽略地面承載力評估,可能發生以下危險情況:
• 輪胎陷入瀝青或泥地,導致失衡
• 地面破裂造成設備傾倒
• 平台晃動使作業員失去平衡
• 設備卡死無法移動造成二次危險
這些事故多因現場評估不足所引發,因此地面承載力是高空自走車安全操作的核心要點。
高空自走車安全操作從地面開始
無論操作何種類型的高空自走車,地面承載力都是影響安全的第一關鍵。透過正確的評估、檢查與補強,能有效避免高處施工意外,也能讓施工流程更順暢。只要在施作前確實掌握地面承重條件,高空自走車就能在各種環境中安全發揮效能,成為工程團隊的最佳施工設備。



-